对过去的回忆意味着对现实的不满。放在时尚领域,怀念过去的经典很可能说明今天的新东西已经无法带来足够的新鲜感了,汽车设计也是如此。
汽车外观,作为工业设计的一个分支,大致上实现了马车造型时代、厢型车造型时代、甲虫造型时代到今天流线型时代的演变,正在呈现出从单纯的工业设计向更深层次的美学探索进化。特别是在传统文化自信增强、审美文化出现高度分化的大语境下,美感正在逐步丧失统一的衡量标准。换句话说,任何一款车都无法满足分化所有人的审美,以不同文化圈层为属性,向相对小众不断分化已经成为设计潮流的必然。在近几年的国产车中,奔腾B70S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成为一款颇具特色的对美进行深度探索的跨界车型,也是对年轻人国潮文化需求的一种契合和关照。
汽车是舶来品,其设计或多或少都带着西方文化的味道,比如雕塑设计概念,恐怕中国的大多数用户都无法理解,更无法实现直接的形象对位。在这方面,奔腾B70S呈现出更鲜明的视觉形象。
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奔腾B70的战戈型前后大灯。戈是商周时代常用的冷兵器。虽然时间遥远,但通过金戈铁马、枕戈待旦这些常用的词语,它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固定的“丁”字形象。通过把戈的形象立体化,奔腾B70S的前后大灯在整车的四角上形成了三维覆盖,无论从哪一个45度角看上去都极具立体辨识度,同时也用冷兵器的强悍感,展现出整车的高性能特性。
这并非全部,奔腾B70S的长城箭垛贯穿式尾灯也同样是神来之笔。贯穿式尾灯变得越来越流行,在智能化汽车时代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标配。但必须注意的是,一旦流行变成普遍的存在,其吸引力就会迅速衰弱。或许正是察觉到这一点,奔腾B70S在贯穿式尾灯之外,加入了长城箭垛式设计,以富有规律的直线变化,呈现出长城这一标志性中国建筑的核心特征,这无疑是又一个与用户熟知的形象对位。
设计,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形象化呈现。最好的形象一定不是曲高和寡,而要具备鲜明的群众基础,这样的设计在被用户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难度才会更低。奔腾B70S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并没有停留在表象概念上,而是更进一步找到了一个具象化、符号化的设计灵感源。随着中国品牌在自主设计上的不断演变,相信未来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汽车设计会越来越多,中国风格的汽车,也将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抹亮色。